陜西著力打造千億級氫能產業集群
發布時間:2021-10-09 15:33:29
這兩個月,西咸新區秦創原創新促進中心副主任盧寧一直在密切對接氫能及燃料電池技術和產品研發生產的高科技企業,他的目標是年內實現氫產業項目落地。與此同時,省發展改革委環資處處長馬宏生也操心著總投資1.36億元的榆林科創新城綠色零碳智慧能源站項目進展,這是西安交通大學管曉宏院士團隊與中核集團合作開展的全國首個基于氫能的零碳園區“環保—經濟”雙示范項目。
7月,陜西省篩選出6大支柱14個重點產業領域的23條重點產業鏈,氫能產業鏈是其中之一,并由省級部門領導擔任氫能產業鏈“鏈長”。推動氫能產業鏈式發展有新突破,打造千億級氫能產業集群,是陜西在“雙碳”目標要求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速能源結構調整、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舉措。
作為能源大省,打造千億級氫能產業集群,陜西有基礎、有優勢。
“陜西省能源化工基地副產氫資源豐富。省內副產氫折合純氫資源超過200萬噸/年,其中高品質副產氫約20萬噸/年。而且副產氫制氫成本每公斤8元至10元,200公里內終端氫氣成本低于每公斤35元,遠低于粵、滬等地區,可達到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考核指標。”8月25日,陜西省能源局局長何鐘說。
氫能是一種來源廣泛、靈活高效、應用場景豐富的二次能源,被譽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其最大特點在于純氫氣和氧氣燃燒后僅生成水,被認為是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過渡的重要橋梁。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氫能被列為前瞻謀劃的六大未來產業之一。
目前,全球氫能產業處在發展培育期,制氫、儲運等核心技術是關鍵制約因素。陜西是科教大省,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的科技實力雄厚,制氫、儲運、電堆制造、動力集成、電驅系統等方面的技術研發和產業化能力優勢突出。
西安交通大學動力工程多相流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國內最早開展光催化分解水制氫的研究單位之一,經過20多年的研究,形成了太陽能光催化制氫的多相流能質傳輸集儲與轉化理論及方法,取得了國際領先的系列研究成果,開發了多類高效低成本制氫光催化劑與光催化反應體系,構建了國際首套直接太陽能光催化制氫規模化示范系統。
“構建氫電互補互換的能源有序轉化體系,同時統籌考慮體系中的碳集循環,結合自然界中富集的二氧化碳,將其資源化高值利用,是廉價、潔凈的制氫路線。”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動力工程多相流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郭烈錦說。
除西安交通大學外,西北工業大學等院校也在光催化制氫、燃料電池關鍵材料及系統方面有創新技術積累;延長石油旗下江蘇延長桑萊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擁有完整、可控、先進的電堆制造技術;西安凱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開發出了氫燃料電池用鉑催化劑;法士特集團能夠為氫燃料電池車提供電驅系統。陜煤集團、延長石油、隆基氫能等企業在裝備制造領域已開始進行業務布局。陜汽集團等整車企業已研發出燃料電池客車、重卡及市政專用車等車型。
陜汽集團技術中心副主任晁鵬翔告訴記者,他們研發出的三款氫燃料電池重卡已在河北、上海等地區進行推廣,其中一款氫燃料電池牽引車即將在榆林地區投入使用。“陜北地區副產氫豐富,并且運行著約15萬臺的重載化石能源運輸卡車,運輸半徑約200—300公里,部分已經到報廢年限,這是理想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應用場景。”晁鵬翔說。
為發揮這一終端應用場景優勢,陜西目前正推動由榆林市政府牽頭,延長石油、陜煤集團、陜西有色、陜汽集團、榆林市屬企業以及中央企業、社會資本等共同出資,成立陜西氫能運力平臺公司,開展制氫儲運、加氫站建設和氫燃料電池重卡運營等業務。
“陜西省將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為總牽頭,突出大西安氫能科研及裝備制造中心和榆林、渭南氫能供應中心定位,立足氫燃料、氫原料兩條應用技術路線,以技術突破和產業培育為主攻方向,以資源和市場吸引優勢企業集聚,打造氫能重卡運力平臺,推動重卡物流、氫能冶煉等應用場景示范,打造千億級氫能產業集群。”何鐘說。
當前,陜西省能源局正在加快編制氫能產業規劃,制定氫能三年行動方案,出臺促進氫能產業發展政策措施,組建氫能產業聯盟,暢通“產學研用”技術轉化通道,加快打造氫能產業鏈。
7月,陜西省篩選出6大支柱14個重點產業領域的23條重點產業鏈,氫能產業鏈是其中之一,并由省級部門領導擔任氫能產業鏈“鏈長”。推動氫能產業鏈式發展有新突破,打造千億級氫能產業集群,是陜西在“雙碳”目標要求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速能源結構調整、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舉措。
作為能源大省,打造千億級氫能產業集群,陜西有基礎、有優勢。
“陜西省能源化工基地副產氫資源豐富。省內副產氫折合純氫資源超過200萬噸/年,其中高品質副產氫約20萬噸/年。而且副產氫制氫成本每公斤8元至10元,200公里內終端氫氣成本低于每公斤35元,遠低于粵、滬等地區,可達到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考核指標。”8月25日,陜西省能源局局長何鐘說。
氫能是一種來源廣泛、靈活高效、應用場景豐富的二次能源,被譽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其最大特點在于純氫氣和氧氣燃燒后僅生成水,被認為是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過渡的重要橋梁。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氫能被列為前瞻謀劃的六大未來產業之一。
目前,全球氫能產業處在發展培育期,制氫、儲運等核心技術是關鍵制約因素。陜西是科教大省,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的科技實力雄厚,制氫、儲運、電堆制造、動力集成、電驅系統等方面的技術研發和產業化能力優勢突出。
西安交通大學動力工程多相流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國內最早開展光催化分解水制氫的研究單位之一,經過20多年的研究,形成了太陽能光催化制氫的多相流能質傳輸集儲與轉化理論及方法,取得了國際領先的系列研究成果,開發了多類高效低成本制氫光催化劑與光催化反應體系,構建了國際首套直接太陽能光催化制氫規模化示范系統。
“構建氫電互補互換的能源有序轉化體系,同時統籌考慮體系中的碳集循環,結合自然界中富集的二氧化碳,將其資源化高值利用,是廉價、潔凈的制氫路線。”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動力工程多相流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郭烈錦說。
除西安交通大學外,西北工業大學等院校也在光催化制氫、燃料電池關鍵材料及系統方面有創新技術積累;延長石油旗下江蘇延長桑萊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擁有完整、可控、先進的電堆制造技術;西安凱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開發出了氫燃料電池用鉑催化劑;法士特集團能夠為氫燃料電池車提供電驅系統。陜煤集團、延長石油、隆基氫能等企業在裝備制造領域已開始進行業務布局。陜汽集團等整車企業已研發出燃料電池客車、重卡及市政專用車等車型。
陜汽集團技術中心副主任晁鵬翔告訴記者,他們研發出的三款氫燃料電池重卡已在河北、上海等地區進行推廣,其中一款氫燃料電池牽引車即將在榆林地區投入使用。“陜北地區副產氫豐富,并且運行著約15萬臺的重載化石能源運輸卡車,運輸半徑約200—300公里,部分已經到報廢年限,這是理想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應用場景。”晁鵬翔說。
為發揮這一終端應用場景優勢,陜西目前正推動由榆林市政府牽頭,延長石油、陜煤集團、陜西有色、陜汽集團、榆林市屬企業以及中央企業、社會資本等共同出資,成立陜西氫能運力平臺公司,開展制氫儲運、加氫站建設和氫燃料電池重卡運營等業務。
“陜西省將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為總牽頭,突出大西安氫能科研及裝備制造中心和榆林、渭南氫能供應中心定位,立足氫燃料、氫原料兩條應用技術路線,以技術突破和產業培育為主攻方向,以資源和市場吸引優勢企業集聚,打造氫能重卡運力平臺,推動重卡物流、氫能冶煉等應用場景示范,打造千億級氫能產業集群。”何鐘說。
當前,陜西省能源局正在加快編制氫能產業規劃,制定氫能三年行動方案,出臺促進氫能產業發展政策措施,組建氫能產業聯盟,暢通“產學研用”技術轉化通道,加快打造氫能產業鏈。
推薦新聞
-
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4-05-08
-
重磅!又一省份全面放開化工園區外制氫!
2024-03-28
-
現代氫能首批氫能物流車示范項目在廣州開啟試運營
2023-12-25
-
最高1000萬元補助!武漢青山區征求意見促進氫能產業發展
2023-12-22
-
我國西南地區最大氫燃料電池供氫中心正式投運
2023-12-22
上一篇文章:國際氫能日,燕山石化氫能叉車加注示范站投用
下一篇文章:校企聯合推動高溫氣冷堆制氫產業發展